大学之前,我都嫌弃跑步,觉得没意思。倒是一直记得李连杰说的,跑步是运动的基础。毕业后,觉得自己要锻炼,那时候还不太流行健身,也没钱,刚好租房附近有所小学晚上对外开放,就开始去跑步。跑步是一项门槛很低的运动,有鞋子有跑道就好,不需要同伴,不需要其他器具。开始跑的时候很慢,目标是超过 3 公里,总在心里默默数着,一圈(250m),两圈……渐渐,变成 5 公里。跑完就到楼顶吹吹风,一个人,也觉得有些惬意。
工作这些年,断断续续地跑,街道,操场,河边,湖边……只是前年一下子跑太多,左脚韧带一直没好过,拍了 MRI,做过理疗,没什么用。雪上加霜的是,右脚韧带也复发,走路太多就会不适,至此不敢再跑。
在朋友推荐下,看完了系列动画《强风吹拂》。第一次看完动漫之后,有这么强烈的想写点什么的欲望。看到第二集,我对朋友说,这部片的内核就和我推荐的《攀登梅鲁峰》一样:追梦。看完之后发现,这部片还有一个主题:爱。
有人很早就笃定自己的梦想,有人一直在寻找,有的人放弃。队伍里十个人,没有人一直笃定自己的梦想,因为种种原因,怀疑过,挣扎过。但是,这部片的开始,是二太一个计划的开始:十个非体育学校的人组队去参加箱根驿传。
这是一场长途接力公路赛,共十个赛段,全长 516 公里。每段距离不等,地形不一,难度不一。想获胜,需要针对性训练,还有合理的人员布局。不是人人都能参加,要先通过预选赛。而参加预选赛,需要在公测上跑出 10000m34 分钟以内,或者 16 分 30 秒内完成 5000m。我这等 5000m 基本花时超 30 分的运动渣,深知其艰难。队伍里,除了队长和大一的藏原走,其他人都不及格,特别是瘦弱的王子,跑步只比走路快一点点,配速比我还慢。就是这样一群人,不到一年时间里,坚持训练,不停参赛。在没有替补的情况下,生病的队员还是坚持完赛(生活中真不提倡这样做),最后跑进了前十,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励人的呢?
一开始,除了队长,不能跑的人对比赛没有兴趣。能跑的人觉得不可能,也不想组队跑步。但是队长锲而不舍,威逼利诱,软硬兼施,大家开始训练,最后获得种子权。每个人也在这一路,付出了汗水,到达自己的目的地。
是的,这是一部燃剧,但我觉得它更像小火慢熬的寡油鸡汤,喝着很舒服。大概也和年纪还要经历有关,看的时候,泪和笑都有过。队伍十个人,每个人都不一样,可每个人都很现实,像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人,也会看到自己的影子。
从组队到参赛,期间不少人一直问:跑步的意义是什么?不同的回答,有人觉得跑的时候是自由的,有人还在寻找。有人觉得,肯定赢不了还要跑和肯定会死为什么还要活着一样,没有答案。
此前我也不知道答案,不明白有些朋友为什么那么喜欢跑步。一个比我大一点的朋友未婚。她妈妈为此很生气,骂她女儿到处跑步,不肯结婚,神经病。还把我给人身攻击了一下。
她毕业后在广州工作了几年,家里人让她回来工作,在卫生院做着临时工,领着很低的工资,经常加班。她说家里人不让她出去,她挣扎过,放弃了。在小镇,很多人不知道马拉松是什么,但是她还是坚持参加各种比赛。
看完这部片,我觉得我大概是找到了她的答案:跑步的时候,她是自由的。
还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呢。生活中总有种种不顺,跑起来,就只关注跑本身,而忘了其他。自己控制步伐,调整呼吸,向前跑,多自由。跑步这么难的事都能做到,其他事,也就能好好面对了。
片子还有很重要一点是:爱与包容。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,跑步的目的也不一样,队长也没强迫大家要一样。也正是因为他的包容与关爱,那 9 个人才会坚持下来吧。跑步的过程,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,成长的过程。它不一定都是美满的,可是努力了,总能有不一样的收获。
这,才是这部片子最大的主题吧。
想起初三参加校运会的 250 米接力赛,在转弯时很多人喊着我的名字,叫我加油。我一眼望去,谁都不认识。但是,奇迹没有发生,只擅长 50 米跑的我,还是没有提速获胜。
高一时,校长很喜欢给我们看陈安之。遇到烦恼时,我想像别人那样跑步发泄。跑的时候像陈安之一样告诉自己:我是个机器人,我是个机器人,我没有感觉,我可以一直跑。但是做不到,跑一千米就容易累。甚至因为跑不下而怀疑自己:我怎么那么差,连跑步都跑不好。是不是我不够努力,所以成不了机器人?以后是不是注定失败?
所以,我们才需要这样的动画吧。它告诉你:你不必成为一个人机器人也能跑下去,你是一个人,有知觉的人。你不必跑得和冠军一样快,你跑到自己的天花板就好。就算性格有缺陷,要学着爱自己,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。你总会遇到人包容你,而你也要学着去包容,去爱。每个人都有缺点,甚至说,优缺点都是相对的,不用太在意。
去奔跑吧。
去寻找自由吧。
去爱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