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我上网晚(高考之后),也没经历过鼎盛时期(可能处于那时候但是没接触到),但是互联网还是极大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。我目前为止觉得有两件事让我觉得特别且重大,都是从互联网那里得知信息并实践。
所以此文又名《那些对我影响很大的互联网平台》。
QQ 算是我最早接触的平台。我依然记得是我高考后的暑假,去同学家蹭了不少次电脑,开了账号,开了 QQ 空间。
其实我高一跟着同学去网吧就申请过一个账号,但是那是我第一次去网吧,之后两年没再去过,所以号早忘了。
我在 QQ 上没认识多少陌生人,主要是上大学后和朋友联系。它对我影响最大的是 QQ 空间,我大学期间在上面写了不少日志。写得没有多好,但是它是一种记录,也是一种输出,让我坚持记录的习惯。
同时我在上面也上传了不少照片。当时不懂得储存照片,以为传上去就完事,然后为了节省手机的空间,就把很多原件删除了。现在回想,多少有点可惜。
豆瓣
我 11 年注册的豆瓣,忘了注册的原因,大概还是对新事物的好奇。当时对豆瓣的印象是:文青的集结地。但我自认不够文青,也不想和陌生人展露心扉,所以主要输出平台还是 QQ 空间。
但是豆瓣是影响我人生走向的平台之一;或者说我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它促进的。
我大三第二学期期末考,在豆瓣知道了搭顺风车。我看了一个人的直播帖子,还联系了他问了一些情况。其实我也没问很多,因为我不太懂,而且还要复习。但是聊完我就觉得:我也可以。然后我就决定去做这件事。然后因为一个人有点害怕,还尝试在学校找人。
也是在豆瓣知道做义工,即打工换宿食。我联系到了一个在泸沽湖打工的女生,在她的介绍下联系了大洛水村的一家旅馆。后来我在学校找到了一个愿意和我同去的潮汕妹子,我们一起出发,不过后来发现她不适合这种旅行方式。我们离开泸沽湖后,我便一个人开始徒搭,路上不停找人。
后来我在豆瓣找到了拉萨的沙发,其实是一张小的单人床,我和驴友代代一起住了十天(因为她受伤,所以延长了时间)。
豆瓣在那两三年里,给我的旅行计划提供了蛮多帮助。我找到了不同地方的沙发(基本都是床):香港、南京、厦门、海口。还在海口借了一辆单车进行环岛。虽然那辆车很不适合环岛,但是我自己租得 50 一天;加上那时候年轻,觉得自己身体好,就硬上了。还找到了一个驴友一起从广州搭车去厦门,本来还要北上,但是我手机坏了,加上对方是男生,渐渐我还是有些担心,就约了在厦门搭讪认识的妹子骑车还海南岛了。
所有旅途都有波折,但是收获还是很大,算是打开了我世界的大门:原来旅行并不一定需要很多钱;原来世界那么大。
微博
我在大学开始玩微博,但是输出不算特别多,也没结交到什么朋友。但是我感觉微博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平台,我在上面学到了很多知识。我最记得且觉得对我影响很大的是:逻辑学。
我总是没有耐心系统学习,微博就蛮适合我。当时让我坚持学逻辑的动力是:吵赢我父母。破破的桥写的书《忽悠的技巧与原理》让我受益匪浅。后来证明,我学的东西有用:我父母再也吵不赢我。但是我发现,赢了也悲伤:原来他们是那样看我的。当然了,吵架最重要的是情绪不能太激动,不然脑子转不过来。
噢,微博还给我带了的新知识/平台:长毛象。一个促进我人生第二件大事的平台。
b 站
一开始我上 b 站是为了看动画,后来就变成了学习。因为审核越来越厉害,内娱越来越差,它连电子榨菜都不能提供多一点了。但是在国内的时候,翻墙麻烦还费钱,所有 b 站是十分不错的学习平台。
微信
我觉得微信本身没有影响我很多,相反我还挺怕它,因为很多公司都用它通讯,下班了也能收到工作的信息,十分可怕。影响我很多的是公众号:我通过一些文章学习了很多知识,也通过一些链接/分享加入了一些群/使用了一些产品,因而认识了一些人。主要学习的内容有:营养学、现代医学、心理学。
微信的朋友圈也是一个让我不喜欢的项目:它让我过分关注他人,且那自己与他人比较。看别人过得好,我就会伤心自己为什么过得那么不好;看别人努力我就会责备自己为什么那么懒。我既害怕打开,又随时在关注。且好些工作还要求我转发我讨厌的内容。后来我觉得这种状态很不好,就关闭了朋友圈。我可以发,但是看不到别人的。如果我想了解一个人的近况,就直接点进对方的朋友圈。
我关闭朋友圈已经好多年了,感觉还蛮好的。我是个很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,那我就努力屏蔽这些影响因素,尽自己所能去保护自己。可能会错过一些机会,但是精神健康更重要。
长毛象
我之前写过一篇长毛象的文章,这里就不赘述了。
我从长毛象收获特多:朋友、资源、信息、不用审查。最重要的一点是:它让我知道出国也不一定需要很多钱;世界真的很大。我决定出国和决定徒搭一样,看到别人的分享之后:我也可以。然后就动手了。
长毛象好多人都好厉害,有时候,我又会拿自己和人对比。这时候,我为了心里健康,就会屏蔽那些人。
YouTube
替代 b 站成为我的学习平台,且我发现它的资源真的很丰富。只要静下心,就什么都能学。
最后
不玩各种流行平台、特别是短视频平台,是我害怕自己被抢太多注意力且情绪太容易受到影响。我本来就容易走神了,就不挑战自己了,大概就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。虽然我总躲在自己的壳里,难免错失很多有用资讯与资源。凡是选择必有代价,我接受这些代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