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尝试找 mentor,有个南亚背景的女生吸引了我的注意。但是她没预约,我就去领英加了她,说希望能得到她的帮助。她说她在搬家,建议我去 job center 看看,他们会把我 post 上去。我以为是招聘会,就没去。上周她问我去了吗,结果怎样?我才又一次注意这个问题,并且和不同的人聊了这个问题。
上周四和 deeeep 的队友开完会,聊起我的签证问题,发现没多少选择。我十分焦虑,一种要被焦虑淹没的感觉。于是给 Manny 留言,说想和他聊,他说周日有空。找了 Vitor,刚好他有空,我们聊了快一小时。他说 job center 可能没啥用,但是去看看也是好的。他对我要经历这些感到很抱歉,还说万一真的回国,那我也是不一样的我。我和他说我在这边觉得孤独,是 safe harbor 让我的觉得有了朋友的连接。之后,毛象的站友时柳也回应了我,说有空和我聊。她让我把脑海里的东西都说出来,然后和我分析。她建议我去亚超和 job center,把事情给做了,就能停指自我想象,“你如果不去会做什么”“那你这些事能在五小时内完成吗?如果能,那就抽出时间去”。还把我需要做的四件事列下来,有些不喜欢做的可以甚至可以分段做,过了那个时间就不要想了。我说了之前不去的点,我害怕没有结果或者被剥削。她说出去就是转换一种环境,见人就是一种交流、与人的连接。我还说了我害怕向半生不熟的人求助,所以我想在公寓群里发求职信息,但是不敢。她说:因为这是一个暴露的过程。
我后来想明白了,我不是我以为的那样轻易袒露自己的人。我以前虽然会轻易和陌生人说心事,但是很多陌生人都是可能只见那么一次或者那么一小段时间的人,所以我觉得他们后续伤害不了我,因此我就放开了说。
我从小惧怕一些不太熟且严格的老师,工作了变成上级/客户,因为我害怕被批评,被否定。交朋友也是,有时我会人来疯,想获得关注就会说些夸张的话;但是事后我总会回想我做得对不对,是不是不该说某些话。因为这些人,以后可能还会有交集,我会害怕一些人觉得我不好而放弃我;或者以某些话来伤害我。所以往后慢慢我就不太蹭各种聚会了,即使参加,包袱也会重些。特别是出国后,面对外国人时,尝试接触了一些人后,结果都不太好。再和人接触,我总会想:她会觉得我烦吗?大概我也是没和人谈过这个问题,所以没有得到肯定,就会一直怀疑。于是求助和表达就会成为一种压力。
周五早上我把德语虚报 B2,再投了优衣库的管培。晚上我在公寓群里发了求职信息。周日在群里问人能不能帮我打印,没人回,最后我问了 Emil,他帮忙了,还指出我亚超那份简历有格式问题,又帮我改了再打印。只是他的打印机有问题,所以效果很差,我得自己再打印。
Manny 也建议我去 job center,还有各种岗位都投:如果就这样失败了,就真的很可惜。还联系了之前仓库打工认识的两个印度人。其中那个男的电话找不到,就去领英联系。
周一,我大早起来,也没胃口吃早餐,八点四十出门,三点回到。
首先去了一个 jobcenter,当场只有一个人会英语。他充当翻译,看了我的居留卡,最后告诉我,如果我申请补助,就会失去居留卡(是的,他说我可以申请补助);如果想找工作,得去 Agentur。走路和坐车差不多时间,还不花钱和不晚点,我就走了快一小时。结果 Agentur 的人看了我的居留证说得回登记地……打算明天去看看。
最后走路去亚超,路上打印了简历。去了官网写的店,问了两个店员,最后一个说店长在开会,且店长不管招人。都是发官网的邮箱问;普遍缺人。我:办公室不在这吗?他:搬了,不过在前面,你可以去问问。我就去了。办公室的人还很惊讶我的出现。hr 先过来说:店员没有工签;办公室的话有 3-6 个月观察期,过了才能办工签。hm 来了,问了我专业和年龄还有工作经验,说签证三个月以内到期的我们不考虑。
吃了东西,去亚超购物。遇到一个顾客和一个店员聊工资福利啥的,我就顺便问了两句。他是博士,论文写好了,所以出来赚点钱。他说:不要回国,现在国内太卷了。你再继续找,网上找,也不停问人。你还可以在简历写不要求高工资,有工签和够生活就行。你有了合同再写邮件申请换签证,这段时间移民局不会赶你的。后来有其他店员过来,他就干活去了。
傍晚收到了优衣库的 kickoff 邮件,第二天下午参加。会议结束后,我还做了 assessment,目前没有回复。晚上前印度男同事回复说可以尝试他公司的火车乘务员工作,我让他帮我内推,他说可以的。我投了简历,但是没有都没有回复。
周五见了一个 CTO mentor,看了我们的项目,改了很多有用的意见。还说我签证这么紧急,就不要管项目的事了,先找工作留下来,即使是讨厌的。我直接问你有合适的可以帮忙推荐吗?他说可以的。然后我下午还在领英发简历给他,希望他给点意见,然后再提内推的事。我感觉是我一个进步:我和老外直接说“你可以帮忙内推吗?”以前我都是默认:我在问你找工作的意见,那你有合适的应该会主动告诉我的吧?如果你没提,证明你没有。那我问了也尴尬。现在是:只有对方说了没有才是没有;且只有我正式提了请求帮助,才是求助,不要自己加戏。
之后不到一小时,Manny 来了一个电话,电话里还有一个人,是他的朋友 A。A 说有个同事去申请工签,没通过,因为工资不够;于是申请延签,移民局就给了机会卡。我知道机会卡的,但是已经外管局不会给,就没问。他们建议我去问问能不能延签,然后问问能不能申请机会卡。同时,他俩说了两遍:要加油啊,要坚持住啊,不要放弃啊。听完真的想哭,因为我有时觉得这么累,真的想放弃。虽然放弃了会更累,有会不甘心。但是还是得去移民局和劳动局问问,尝试一种可能,落实一个结果,然后再想下一步。
同时还约了一个 scrum master mentor,因为之前看他头像很酷,一直想联系,但是貌似关联性不大,这次终于有了理由:聊项目。还有一个心水的 mentor,得四月才有空,所以下周再约。
虽然已经下了决心,现在不要担忧未来的事。但是知道和做到还有很长的路,所以我的身体时不时死机。但是能死机少一秒也是一种进步,所以就慢慢来好了。长路漫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