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和 Lorenz 见面的时候,他迟到了。最后说起我找工和签证的事,他问我会不会 TDD,我说不会。他说他正好也没工作,也想复习一下技能,就和我一起 pair programming 吧。
周五是第一次课,他说他会 Python, Java 和 Kotlin,说自己对最后一个最熟也最喜欢,于是我选了它。但是项目没开始多久,我的 IDE 就出问题了。他一步一步带我操作,重新安装啥的。哇,他可真是太好了。我下载一下软件,上面的说明都没他说得清楚。
前面测试都很简单,但是最后用到了算法,我就蒙了。已经进行到第三小时了,远超过我们约定的两小时。我脑子早就开始走神,也想不明白那个算法;且期间我有点不好意思叫停去上厕所,所以一直憋着。最后我说先到这里吧,说我需要花时间去看看这个算法。结束前他第 n 次感慨他老了,记忆力不好。我就很感慨,并用我爸的例子反证他很年轻:一直学习的人一直年轻。结果,我把 keep learning 的 p 省略了,他又向之前一样纠正我发音。他还问我愿不愿意被指正,不愿意他可以停止。我说我愿意的,说话是为了沟通,如果对方不明白,那我是得修正的。其实我也知道我咬字有问题,但是没想到这么严重,因为没啥人指出来。
说起我爸,结果就开始了新一轮闲聊,包括我们各自的成长创伤。最搞笑的是,他居然知道中国人的爱面子,并让我反思,我为什么怕丢脸。
前前后后,就聊了近五小时。要不是我实在憋不住,也饿了,感觉我们能聊到天昏地暗。
周一要去劳动局,所以没约。周二我告诉他周三我有面试,得十二点结束。结果他以为我当天有面试,所以十二点就结束了。但是那天开始,我敢中途打断说我要去厕所了。但是我当时还是不知道我们具体在干啥,总感觉他在教我怎么和人共事。例如他很坚持:不懂就立马问,不要一个人沉默。还有就是,功能等怎么取名。他用的德语资料,让我读一遍给他听,然后指出我的问题,再跟着他读。期间他分享了两本书,一本是 Design Pattern。他觉得我有硕士学位,就该会这个。还说我不想推你,但是你确实该学一学。瞬间就觉得压力好大。后来和友人聊了一下,她觉得我目前最需要学的是数据结构,DP 太超前了,我不应该跨步太大。
周三聊完,我以为本周 pp 就结束了,结果他问我第二天有没有空,我想着难得有人带我,就又约了一个时间。周四又是如此。
周四晚上,我忽然意识到,我们在学 TDD,或者说他在教我 TDD。我大概知道了 TDD 是怎么回事,也知道了工作中应该是怎样的状态。但是算法对我来说还是很难,即使是我之前做过的题,现在看也还是不会。但是我遇到不懂的地方会问他了,或者不确定的地方我也会把我理解的告诉他并问他是否正确。
周五的时候,大概是我们选的题不是很难,而且我也渐渐了解 TDD 是怎么回事,所以我感觉好了很多。不再那么容易走神,也稍微能提一些想法和指出一些我觉得可以变得更好的地方。好久没获得这样学习的快乐了,特别是有这么一个有耐心、有经验的人教我。我又想起了大雄哥。两人出现隔了 11 年,但能遇到他们,我还是很开心。大概这就是活着的惊喜吧。
周六开找工复盘会的时候,我提到 pp,Dr. Who 说我的学习路径很怪,ABCDE,我一下子从 A 到了 E,我还是应该先学数据结构的。我也发觉 pp 占据了我很多时间,问了 AI,它们觉得 TDD 对于我来说很不重要;我甚至犹豫要不要找前端的导师来问问。后来我忽然想,其实数据结构和 TDD 是可以同步进行的,而且我还可以和 L 聊我学习路径的问题。既然他那么坦诚,那我也应该坦诚一点,和他谈。总之和他学习该是快乐的事,不该成为我的烦恼。还有就是,即使我不 pp,我也不会把用在 pp 的时间全部都用来学数据结构。因为我自制力不强,很容易松懈,特别是我出门办事之后,回来是完全不想学习的。因为有人在推着我走,我就会跟着走。还有就是,遇到这么好的老师(能教英语、德语、编程)且免费,我就会更努力学,力争学多点。所以周六学了两小时数据结构,一个多小时德语。周日因为去朋友那玩,就没怎么学。
BTW,今天去朋友那吃饭了,还认识了她的朋友。饭后散步聊天晒太阳,很开心。今年第一次和人约饭吧,且是别人请我去她家吃饭。这个朋友是我主动认识的,感觉自己主动认识各种人,真是收获多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