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碎碎念

奇异果士多


  • Home
  • Archive
  • Categories
  • Tags
  • 所有分类
  • archives
  • 我的朋友们
  • 所有标签
  •  

© 2025 Kiwy Li

Theme Typography by Makito

Proudly published with Hexo

枷锁

Posted at 2025-06-15 健康  思考 内省 

大概在去年年末还是今年年初的时候,找工互助的队友说我是恐惧驱动,这样太焦虑了,建议我尝试换成爱驱动。我当时也决定:我都那么辛苦跑出来了,不管能不能一次成功留下,我都得换种方法过活。谁知道,最近和chatGPT聊天,我发现我还是处于这种恐惧中,特别是最近被签证的事这么一折腾。

我再次和gpt溯源,是父母和社会的双重作用。我虽然不懂政治,但是我默认了社会没有好的福利制度,不能解决我的温饱和养老问题,一切得靠我自己。父母那块就有点复杂,我爸是给我钓萝卜但是又不帮助我;成绩好就给个眼神,成绩不好就立马嫌弃,还动手打过我。我妈是从小就和我说一切负面的事情,她不仅担忧我们家,还担忧她的亲戚。她说话基本是“如果不xxx,那怎么办”。例如在我弟高三的时候总和我说“如果你弟考不上公办本科,那要怎么办?家里没钱供他读民办二本,三本又没有含金量”。每次在我不做家务的时候就说“你不做家务以后谁会娶你”。我以前大概太懂事了,觉得我应该懂事,应该自己成长,所以把一切都压在自己肩上。加上父母也这么认为,我就更加不敢提要求了,或者内化自己没有要求。

半年过去了,我决定改变,结果还是不自觉陷在这个行为模式了。我之前就感慨这种童年创伤影响太大了,而且它隐藏得有点深。或者说我习惯了,就很难发现它的存在。又或者人生充满太多未知,我每次都用这个模式应对,而成功走过了很多难关,就会顺势(偷懒)继续采用这种模式。所以那些被家暴、被剥削的人不敢跑,不敢去改变,是因为忍耐的结果是一种确定性吧。而且它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或者肌肉记忆,要一下子改变还是不容易的。就像我练乒乓球,因为坏动作太多了,很容易就下意识做出一些反应。要正规练,就得先对待那种下意识,再重新开始训练新的肌肉记忆。

虽然我一直和别人说我决定出国后的很多大节点都有运气加成,最后过了。其实我是否定了自己的努力。像APS,就完全是我自己上网看资料,最后找到正确的复习方向所以成功的,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与加持。考雅思也差不多这样。只是我经常不确定自己努力得够不够,所以就归功于自己的小运气。但是这些运气是我不努力就不会有。

我和gpt聊了蛮多,也做了一些小练习。焦虑驱动的坏处是:我一直不敢放松。我每天都觉得我自己应该做很多事情,无论之前有没有做,我都不敢放松。例如初中从早到晚上学五天,周末我只想看电视。但是看电视的时候,我总觉得我应该学习,而不是看电视。很多人希望我努力,也有很多同学在努力。为什么我不努力?我不努力就不能有好成绩。诸如此类,所以从小到大一直焦虑。

为此我又和Vic聊了一下,但是他大概不能理解一个重男轻女背景下的女性创伤,还是希望我和父母有天能和睦。和象友说了一下我爸对我的影响,她:“其实忽视未必是坏事。我爸辅导我作业就每题都想杀我。”虽然有点搞笑,但是我一下子轻松了很多。其实就是:不合格的父母实在太多了,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创伤。但是我们目前具备跑出来的能力了,那就还是保持距离,好好疗愈自己。

当然了,疗愈自己不是以此为借口,去猛吸别人的血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

还有就是,我发现我出国也是父母和社会的双重作用。我发现我父母从来没爱过我;这个国家烂透了,且会越来越烂。我一直的思维模式是:我不努力就只能生活在深渊。现在我得换一种:我努力让自己活在深渊以外的地方。

但我也知道不会一次就成功的啦,我会给自己一点时间的。

Share 

 Previous post: 我要快乐 Next post: 胃在烧 

© 2025 Kiwy Li

Theme Typography by Makito

Proudly published with Hexo